《啟航·求索前行之路——百位投資實戰派預見2024》 早高峰擁堵?打個“空中出租車”準點通勤不遲到;無須頻繁換車,乘坐“飛行汽車”低空縱享整個城市美景;更有“人在家中舒服坐,包裹外賣天上來”……伴隨低空經濟的飛速發展,想象中的科幻畫面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今年,“低空經濟”四個字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華商基金研究員劉靜遠表示,低空經濟戰略高度持續提升,其產業鏈具備多領域、跨行業、全鏈條的特征,有望成為發展地方經濟的新抓手,“eVTOL 無人機”有望成為我國航空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 萬得信息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30日,萬得低空經濟概念指數近3年上漲17.34%,同期滬深300指數下滑32.45%。 低空域產業高地 低空經濟,是指距離地面垂直高度1000米以內,視地區特性和實際需求可擴展至3000米以內空域產生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其相關產品主要包括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直升飛機、傳統固定翼飛機等航空器、載人載貨飛行器,涉及物流、出租車、外賣、測繪、農林、救援等居民消費、工業應用場景。 在劉靜遠看來,低空經濟覆蓋低空制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綜合服務等產業,具備多領域、跨行業、全鏈條的特征,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發展空間廣闊,有望成為發展地方經濟的新抓手。 目前多地正在積極布局低空經濟發展,接連出臺低空經濟相關規劃和支持政策,在產業集聚、應用場景等方面持續優化發展環境;與此同時,企業紛紛聚焦前沿領域,發力eVTOL、無人機等產品技術創新與行業應用。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4年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通航企業達689家,在冊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機場451個,全年作業飛行135.7萬小時。據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 另據民航局印發《“十四五”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規劃》信息, 預計到2025年,通用航空(有人機)企業750家,通用航空(無人機)企業18000家,在冊通用航空器3500架,在冊通用機場500個,全年作業飛行450萬小時。 eVTOL商用前景廣闊 eVTOL,意為電動化且不需要跑道就可垂直起降的飛行器,還可簡單理解為“飛行汽車”。 “低運營成本、高安全性、零碳低噪等優勢使得eVTOL有望打破傳統交通運輸工具的市場邊界,成為未來交運出行的主流方式之一,‘eVTOL 無人機”有望成為我國航空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劉靜遠稱,根據國內外整機廠產品規劃,現階段eVTOL包括多旋翼、復合翼、傾轉旋翼、傾轉涵道4種構型,其中復合翼、傾轉旋翼或為未來重要發展方向。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預計,2024年eVTOL產業將迎來第一輪商業化爆發周期,規模將大幅提升,隨著多機型適航認證的加速推進,將保持較高增長態勢,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95億元;另據南航通航與沃蘭特聯合發布《客運eVTOL應用與市場白皮書》預計,國內客運應用市場在2030年到2035年將實現城市“空中出租車”的應用場景,并將在2035年之后進入私人市場。 本文源自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