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俄烏戰爭之中微型無人機、巡飛彈大放異彩。這些微型無人機、巡飛彈活躍在戰場各個角落,發揮了出乎預料的作用。 (俄軍在野戰條件下組裝好的柳葉刀巡飛彈) 俄軍在戰場上面大量使用的是柳葉刀巡飛彈,柳葉刀巡飛彈摧毀了大量烏克蘭目標,其中還包括一些防空系統,顯示驚人的威力。最讓人感覺驚奇的是還出現了數個柳葉刀巡飛彈攻擊烏克蘭坦克的意外戰例,這表明巡飛彈不但可以攻擊防護性能較差的自行火炮、火箭炮、普通卡車、牽引火炮等目標,甚至還可以用來攻擊坦克、步兵戰車這樣具備堅固防護的目標。 從俄羅斯公布的資料來看,柳葉刀巡飛彈發射重量只有12公斤,戰斗部重為3公斤,空心裝藥破甲戰斗部,破甲能力為200毫米均質鋼裝甲。現代主戰坦克普遍采用復合裝甲或者貧鈾裝甲,還有還會鋪設一層反應裝甲來提高防護能力。因此柳葉刀巡飛彈如果正面攻擊,幾乎不會對坦克產生損傷。 (俄烏雙方都損失了大量坦克) 不過主戰坦克受到重量和體積限制,不可能做到全面防護,它的炮塔頂部、車體表面防護薄弱,防破甲彈的能力頂多也就200毫米均質鋼裝甲。因此現代反坦克導彈多采用攻頂或者掠飛的彈道,以提高摧毀概率。此外還有末敏彈,它的戰斗部比柳葉刀更加上小巧,卻以摧毀主戰坦克,因此柳葉刀巡飛彈攻擊主戰坦克的戰術應該也是攻頂,從天而降攻擊對方坦克。 柳葉刀巡飛彈攻擊烏軍坦克成功也給了各國和地區軍方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對巡飛彈進行改進,進一步提高它的反坦克性能,這樣可以有力增強步兵分隊反坦克/裝甲能力。巡飛彈與標槍這樣具備攻頂能力的反坦克導彈相比,首先就是成本低。柳葉刀及控制系統在內成本也不過5萬美元,而一枚標槍反坦克導彈采購接近20萬美元,是前者的四倍還多,這樣柳葉刀巡飛彈能夠大量裝備,大規模運用。1輛現代化的主戰坦克單價更是高達數百萬美元,別說有1枚柳葉刀就是用數十枚柳葉刀摧毀1輛主戰坦克也非常合算。 (俄軍的T-90M采取掩體 防護網 偽裝網的綜合性防無人機措施) 柳葉刀巡飛彈還有具備目標探測能力,不但可以執行攻擊任務,還能用于戰場態勢感知、ISR任務,效費比更高。柳葉刀這樣的巡飛彈射程也要比標槍導彈遠的多,柳葉刀巡飛彈航程達到40公里,而標槍反坦克導彈最大射程為4公里,只有前者十分之一,這樣柳葉刀巡飛彈覆蓋范圍更廣,步兵分隊能夠控制更大面積的戰場。 當然標槍這樣的反坦克導彈也有自己的優勢,首先它的威力更大,標槍反坦克導彈既可以攻頂,也可以直射。導彈使用火箭發動機,飛行速度更快,柳葉刀巡飛彈采用電動機為動力,螺旋槳推進,速度比較慢,容易被攔截,而反坦克導彈速度要快的多,不容易被攔截,突防能力更強。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兩者可能是互相補充,取長補短。 (無人機極大改變了戰場的信息態勢) 當然主戰坦克也在發展之中,針對現代攻頂反坦克導彈、巡飛彈和末敏彈,主戰坦克也在增強自己的防護能力。現在采取的措施包括在炮塔和車體頂部增加附加裝甲或者反應裝甲,提高頂部防護能力。但是這個辦法治標不治本,隨著攻頂反坦克導彈、巡飛彈和末敏彈威力提高,這些防護措施將會很快失去作用。 因此比較徹底辦法就是采用無人炮塔,從美俄新一代主戰坦克樣車來看,無人炮塔似乎成了趨勢,例如俄羅斯T-14、美國艾布拉姆斯X等新一代主戰坦克樣車都采用了無人炮塔。由于乘員在車體之內,得到主裝甲的保護,提高戰場生存能力,炮塔因為沒有乘員,體積和重量大為降低,投影面積縮小,中彈概率隨之下降。還有就是主動防護系統,新一代坦克將增加探測系統和攔截彈,能夠主動探測來襲空中目標,發射攔截彈進行攔截。 (俄方公布的視頻顯示,T-14坦克已經在烏克蘭境內活動,但沒有參戰的實錘) 中國非常重視巡飛彈,在這個領域可以用百花齊發來形容,僅珠海航展公開亮相的巡飛彈就有數十種。這些巡飛彈性能各異,既能單兵使用,也能集群發射,既可以在地面使用,也能配備在戰機和艦艇上面,具備優異的靈活性。有報道說解放軍步兵分隊已經開始列裝巡飛彈,這表明解放軍也在探索如何使用巡飛彈以及相應的戰術。 (國產無人機和巡飛彈正在井噴式發展,為解放軍的裝備選擇提供了極大的空間) 因此未來臺海戰場,解放軍將會大量使用巡飛彈,用來打擊對方戰場重要目標。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要汲取俄烏戰爭巡飛彈的使用經驗,以便在未來戰場上最大限度發揮出國產巡飛彈的作戰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