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與人類活動的自由有關,在現代影視、動漫作品中都是最重要的視覺意象。 老外看中國的功夫片,看到我們的武林高手飛來飛去的輕功,很佩服,驚訝地說這代表了人類擺脫地球重力的努力。其實,輕功再怎么高,還是擺脫不了地球重力。少林派達摩祖師的一葦渡江,也還要踩著一根蘆葦。武當派的梯云縱無非是跳著走,只不過跳得高一點而已。 輕功飛行的古裝女演員 真正擺脫了地球的重力的,是西游中的神仙和妖怪。這些神仙和妖怪很少像人類這樣走路,他們更多時候是飛來飛去,速度很快,活動的范圍也很大。 《龍珠》中的悟空和女朋友琪琪 日本動漫《鐵臂阿童木》和《七龍珠》中都有飛行,宮崎駿幾乎每一部動漫電影都有飛行,已經融入了現代物理學的元素,頭手在前,呼嘯而過,速度驚人。這種趴著飛行的當作,與二次大戰以后的空氣動力學知識有關系,頭手在前可以減少空氣阻力。美國的超人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是這種姿勢。 靠噴氣飛行的阿童木 中國神仙御風而行或騰云駕霧,姿勢為站姿,有時候坐在蓮花寶座或者玉局寶座上飛行,還有時候騎著坐騎飛行,優雅閑適,那種風度國外的種種飛行所能比較的。 頭手在前趴著飛的超人 西方超人趴著飛是近代科學發展以后才出現的。在西方早期的希臘神話中,太神神阿婆羅坐著馬車從東到西。赫爾墨斯有一雙飛行鞋,鞋子上長著翅膀。中世紀的時候,西方的天使靠翅膀飛行,巫師騎掃把飛行。天使比巫師要瀟灑一點,但是比起中國的神仙還差一點。 太陽神阿婆羅 同樣道理,中國神仙站著飛或者坐著飛,主要與農業社會的科學發展水平及其想象能力有關系。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敦煌石窟里的飛天就有趴著飛的,古代繪畫中的雷公也有趴著飛隨時準備打人的。大多數情況下,大牌神仙一般坐著飛或者站著飛,非常穩重,勝券在握。因為傳統文化中的神仙掌控一切,不需要著急,所以慢吞吞地。而超人要拯救世界,面對的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所以飛得急迫一點。超人的飛行為了拯救人類,從地球的一個城市到達另一個城市,所以面向大地。神仙的飛行上天入地,主要是垂直飛行,站著比較方便。 騰云駕霧站著飛的中國神仙 早期中國神仙的飛行傳統與上古巫蹻文化有關。在華夏先民的想象中,為了獲得飛行的能力,巫、神、人需要一個坐騎。這就樹立了飛行的基本姿勢——或坐或立,不是趴?!妒酚洝酚涊d黃帝御龍飛行 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司馬遷《史記·封禪書》) 扯著龍須飛行的黃帝 這個傳說流傳甚廣。漢代畫像磚石墓葬中曾發現過“衣著華麗的男子乘龍升天”的墓室壁畫,這被認為是在描述黃帝升天的場景。黃帝與眾小臣扯著龍須騎上龍背,場景鮮活生動。似乎龍的載客量也是有限的,大概只能容納七十多人。 此后,民間神話不斷發展,而后衍生出各種坐騎。比如鳳: 弄玉,春秋秦穆公女,嫁善吹簫之蕭史 ,日就蕭史學簫作鳳鳴, 穆公為作鳳臺以居之。后夫妻乘鳳飛天仙去。(劉向《列仙傳》) 比如仙鶴: 荀瓌憩江夏黃鶴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自云漢,乃駕鶴之賓也。賓主歡對辭去,跨鶴騰空,眇然煙滅。(任昉《述異記》) 仙人騎鶴最為常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說的也是駕鶴仙人的事。 羽人飛行: “馬皇乘龍而行,子晉躬御白鶴。或鱗身蛇軀,或金車羽服,乃可得知耳?!保ǜ鸷椤侗阕印罚?br> 馬皇就是馬師皇,傳為黃帝馬醫,為獸醫鼻祖,能治萬獸之病,后駕龍飛升。子晉就是王子喬。鱗身蛇軀是女媧伏羲,金車就是麻姑王遠,羽服就是剛才說的羽人神仙。山東沂南北寨村東漢墓華夏石拓片。圖片上就有趴著飛的羽人。 早期中國神仙也有趴著飛的 在民間道教仙話里,修煉成神仙就可以飛行。一種是改變肉體的存在方式,通過練氣或者食用蟠桃等特殊食品,促進身體新陳代謝,身體變得越來越輕,然后可以霞舉飛升。一種是乘坐坐騎或御物而飛行。坐騎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從龍、鳳、麒麟這類神話生物,到虎、豹、牛、象這種壓根不會飛的哺乳動物,都能被古代人當成直升飛機一樣的物件來用。御物飛行,比如人站在劍上飛或者騎在葫蘆上飛,影視作品中多有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