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enieOo 上月底,據央視新聞從中國民航局獲悉的資訊:我國通用航空器數量達到4164架,首次超過運輸類飛機。 通航機場達到532個,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都能提供通航飛機起降服務。 什么是通用航空?通用航空,是指除軍事航空(包括準軍用)和民航固定航線客貨運輸以外的所有航空飛行業務和活動。通用航空與民航運輸,構成了民航事業的兩翼,不可缺一。實際上,通用航空是航空科技發展為人類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升級換代所做出的革命性貢獻,它提供了比以往其他任何方式都高效、快捷的服務,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生產生活現代化的標志,也是民航事業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 通用飛機是人們開展通用航空活動的基本工具,一般是中小型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近十幾年也加入了工業級無人機。 通用航空業務和活動主要有:農林業撒種、施肥、滅蟲、防火;地質勘探、國土測繪;氣象和海洋監測;搶險救災、醫療快速轉運救護、城市消防;航空快遞;航空攝影、航空體育、飛行表演、空中觀光;高壓巡線、海上石油平臺人員物資運送;公務飛行、私家飛行、學員飛行訓練等等。而公務飛行、私家飛行、學員飛行訓練,占全部通航飛行小時數最多,全球平均在70%以上。 北大荒通航執行內蒙古地區林業滅蟲抗害減災作業(圖片來源: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總之,只要有通用飛機和小型簡易機場,直升機僅需臨時起降點,就可以為幾乎任何行業提供通航飛行服務。當然了,其成本和價格要比傳統生產方式高。因此有研究說,一般人均GDP高于4000美元以后,通用航空業會有一個較快的發展。 世界上,從1903年飛機發明以后不久,就開始了通用航空活動。在經濟和航空產業發達、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通用航空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社會生活的重要方式。 據美國通用航空制造業協會(GAMA)發布的2018年度報告,2018年全球共有通用飛機44.6萬多架。其中:美國21.1萬架(近全球一半數量);加拿大3.7萬架,巴西2.4萬架;法國2.4萬架;德國2.1萬架;英國1.98萬多架;澳大利亞1.55萬多架;南非1.2萬多架。金磚五國另兩個國家俄羅斯和印度的數據不詳,估計都在6000架左右。而當年,我國僅2495架。即使按中國的最新數據4164架,總數比也還未進世界前10。而亞洲的發達國家日本、韓國,因國土面積實在太小,需求有限,總算比低于我國。 英國通用航空 美國是飛機發明國,也是開展通航最早的國家,經歷了幾個階段。特別是1994年,美國出臺了《通用航空復興法案》,進入了加速發展階段。通航飛機占全球近半不說,美國有遍布全國的通航小鎮,一般30分鐘內車程即可到達通用機場,最近的只需幾分鐘。美國的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是開放的,通航飛行無需提前申報審批,只要飛行前將飛行路線通知塔臺即可。 美國一個幾乎家家都有飛機的小鎮 巴西和我國同屬于發展中大國,國土面積相近,但通航事業發達,有3000多個通航機場,40000多名通航飛行員。而且通用飛機數量、通航制造業(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專注支線客機、公務機和通用飛機研制,在該領域列世界前三)、飛行小時等,都遠遠領先我國。 巴西一架輕型噴氣飛機Learjet 35 我國現如今雖然綜合國力名列前茅,例如民航客貨運輸總量,一直高于GDP發展速度,十幾年前就成為世界第二航空運輸大國。但民航業的另一翼,通用航空卻并未迅速提高。 早在1951年,我國就成立了中央軍委航空服務處,開展了有限的通航作業服務工作。但是與很多行業相比,通航事業的幾個要素——通航制造業(我國航空工業長期以軍為主,民機包括通用飛機型號少且質量不高)、通用飛機數量、通用機場數量、飛行小時數、基礎設施、飛行人才等的發展十分緩慢。盡管國家也先后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如采購國產民機給予補貼、按飛行小時對通航企業補貼等等,但仍然沒有飛躍。 圖片來源:通航在線 細想一下原因,前50年可能因為經濟水平低、通航服務成本高而用途有限的主要問題,新世紀以來可能有兩點原因:第一,與運輸航空相比,社會對通用航空業的重視程度低,這其中包括制造、采購、基礎設施建設、人員培養、對通航企業的扶持。第二,空域管制太嚴,低空空域不開放,飛行審批繁瑣。之前的文章中我們為大家介紹過如何取得低空飛行的步驟。(文章回顧:春節開飛機回老家,真的可以這樣嗎?)文中提到在我國,除民航機場和規定航線的空域由民航部門管理以外,其他所有空域都由國家空管委領導下的軍方管理,所有飛行器只要升空都要審批方可。往往,除本場低空飛行稍簡單以外,跨區域飛行的審批很是麻煩,經常要涉及到幾個地區的空管部門,很多人可能會因為“戰線太長”而放棄。 圖片來源:Ujet私人飛機 為此,多年來業界人士做出了不懈努力。幾乎在每年的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提交建議和提案,院士和專家們都不斷諫言。直到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據此,中國民航局出臺了通航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近幾年來,我國通航事業發展迅猛,走出了長期徘徊的境況,上了一個大的臺階。 但是,與我國當今的國際地位相比,就建設民航強國甚至航空強國的目標而言,通航的現狀仍然值得繼續努力。要補齊通航這塊短板,還需一起努力!相信只要社會高度重視,再過幾十年,我國的通用航空完全有可能像今天的汽車產業一樣,迎來蓬勃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