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看世界 以法學的理性 以傳媒的溫度 作者:刀筆 |受訪者:Damon 校對:晏南亭 | 編輯:季凌 寄語受訪人:Damon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飛行技術專業大二在讀生 有人說,民航上的第一課是: 第一職責就是保護機上旅客人身和財產安全,組織旅客撤離完畢后要再次清倉,防止有旅客失能沒有撤離,清倉完畢后,機長最后離開飛機。 實際上,在一開始我們的培養模式走軍航的路線,是為了培養我們能夠在任何時候以服從命令聽指揮,為自己的使命職責。 上的最后一課是: 如果遇到不可逆轉的空難,盡力減少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盡可能減少傷亡人數,然后坦然赴死。 我個人還沒有真的走到那一步,我覺得我到現在為止,我的最后一課就是做好心理準備,真的能夠為以后的職業行駛中做好自己的每一步準備,每一次規劃,每一次操作,每一次總結。 愿每一個“民航人”起落平安。 專業選擇與介紹-是什么樣的契機讓你想要去接觸并選擇了飛行專業?- 我在初三的時候體檢過軍航,因為視力原因被淘汰了。到高中聽說民航專業的時候,說實話心里是有陰影的,害怕體檢。但是負責招收飛行員的老師告訴我,近視可以去配鏡,要求是400度以下。 一開始不是想去飛行員專業,而是空中警察。要求只有身高和體重限制,以及“不要長得太好,也不要長得太壞”,我覺得可以試試。體檢當天被送到招收民航飛行員的體檢處,意思是覺得我的條件比較合適,先做飛行體驗,這么一路跟著安排下來,結果最后就是飛行專業了。 -選擇這個專業,家里面是比較支持的嗎?- 家里非常支持,一開始我害怕體檢之類的,是家里面鼓勵我去嘗試的。還是要說出來大部分的飛行學員的心聲吧,很少是熱愛飛行,更多是家庭的實際考慮和自我的一種非引導式的順坡路。 -飛機一些系統或者零件的研究以及改進,相當于造飛機,這個是你們專業學習以后要做的還是有專門的學科?- 有專門的飛行制造學科,他們學習飛機結構,有研究發動機的,有研究機型的······飛機制造主要就是研究發動機,因為發動機是飛機最核心的東西。不過我說的是民航,軍航了解不到,因為軍航相關專業有軍事學院。 -細說一下你的專業課吧。- 大一的話像高數、大學物理、電學基礎等等工科類必學的公共課。 專業課有航空動力裝置講發動機,分兩本課本,一個是活塞式,一個是渦輪式;飛行原理講飛機是怎么上天的,一些操作性技術理論,以及飛機出現的一些特殊的情況,像飄擺等;飛機系統講整體的飛機、起落架、外機身等等是什么樣的;還有學飛行中人的因素,關于就是航空人員的心理,講很多心理學的東西。 大二有專門的課程講電子電器系統,因為客機都是用電子系統操作的,像空客和波音這兩個公司,用的電子系統不一樣,空客是ECMA,波音是EICAS;空管基礎學空管專業相關的內容,因為在飛機上也要和空管交流,那就需要知道空管相關的知識;我們還有專業英語,因為民航整體還是西方比較發達,要學習西方先進的部分,很多專業名詞都是從西方得來的;無線電路通話是學習空管和飛行員之間的英語對話,中文格式是相似的,實際上我們要用到的就是差不多就是中文。 其余融會貫通的需要學習的內容:航空醫學要了解以后在飛機上可能出現各種事故,比如很可能缺氧,那就需要學習航空醫學的東西,在高空環境相關高度層的癥狀等等。還有法規,有專門的民航法、行業的規章,這些用來約束我們,再就是公司的管理、航空公司運行程序。 -那以后到飛機上,是這幾個方面有不同的負責人,比如航空急救的時候有專門的人負責,還是所有飛行員都是差不多的水平程度?- 主要實施救援在飛機上的空勤人員里邊的空乘人員,他們去對乘客實施直接救援。飛行員也需要學習是因為我們自己也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當然還有各種特殊狀況。 -這個學科帶給你比較喜悅的地方,以及你覺得它的魅力所在是什么?- 給我帶來比較開心的就是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慢慢了解整個飛機是什么構架的、怎么飛起來的······ 大一大二都是講理論,這些主要是留給科研人員的,理論只能是給我們提前準備一點東西,讓我們下到分院的時候進行一種更好體驗感。 下到分院之前也要背很多東西,飛機手冊要熟記于心,因為一架飛機不可能讓一無所知的人直接去開,那樣的話肯定是不負責任的。但實操帶來的快樂肯定更多一點。 -分院是指實操的時候分的區域嗎?- 對,這是說我們學校的5個分院——廣漢分院,新津分院,洛陽分院,綿陽分院,遂寧分院。也可能分到其他航校,也有的航空公司會送到國外的航向。 -這個專業讓你覺得需要克服的困難是什么?- 困難還是挺多的。 首先,對我來說,平時跟航空從業人員之間有距離,現實生活中接觸不到,甚至在進學校之前都沒怎么坐過飛機,所以主要是對自己有一種完全的無知感,一直比較無力。 學校里有很多同學是真正熱愛這個專業的,他們從初中甚至小學就開始接觸,甚至有些是飛行世家,爸爸是飛行員、爺爺是飛行員等等,能讓他早早了解。大部分沒有接觸的學生,對相關的航空常識都是不太了解的,可能道聽途說一些消息并不準確。 沒有能說自己是一個完全成熟的人,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么,每個行業都是擇優,所以在沒成為優秀的人的時候,需要做的就是隱忍,增強自身,從外界的打壓中汲取經驗,規避或者反思自己是否有錯,有則改之,無則守之。 其次要有理科的思維,記憶的東西也很多,要背法規,又要了解飛機相關理論,還有些程序性的問題,像設計程序一樣要有整體設計思路,比如怎么優化線路、怎么排班等等。如果是想做到機長的位置,那就要有統觀全局的大局觀,有很好的邏輯意識,把全部都統籌好。 未來就業方向-這個專業是不是以后的就業方向比較單一,只能做飛行員?- 不是的,這個專業首先可以去簽公司,簽公司之后有兩個方向,一是做飛行員,二是可以去做公司的管理層,像飛行設計師是管理飛行員的。 還可以去民航局局方去當監察員、考官等等,因為局方要觀察公司里邊所有職員是不是達到要求,所以這些人也需要懂飛機。 如果學歷達到研究生畢業的水平,那就可以去做飛行學院的教員。 -也就是說不一定非得要實操,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地去開飛機?- 是,一方面可以專業能力過硬當上考官;另一方面公司里面也有專門給公司的要升為機長的教員。不過還是要會開飛機的,只是可能不必真實地投入現實中去。 -你所說的這個教員和大學的老師是一樣的,還是說教員是專門教實操的老師?- 教員指的是專門教實操的老師,我們叫師父,這個是真的給你飯碗,保證你生命安全的尊長,無論大你幾歲,5歲也好,15歲也罷。教理論的就還是稱為老師。 -畢業以后,會直接分配到航空公司,還是你們得自己去面試應聘?- 我們在進學校之前,很大一批人已經簽好了公司,也有校招的自動給他們分配到不同的公司去。 -是不是大致可以說,如果想做教員就去考研究生,如果想實操做飛行員的話,就可以不用考研,直接畢業后進入工作?- 對,就基本是這個流程。后期可以根據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去做選擇,也有學校的推薦去做教員的情況,學校推薦的話是不算違約的。工作上就相當于只是沒有回公司,就算做了十年教員,也可以再回公司,但回公司之后就是一個小白,要慢慢進行轉機型訓練等等。 因為學校訓練教員使用的機型都是活塞發動機,而客機都是噴氣式的,也就是渦輪發動機,所以說要有個初始訓練,先通過模擬機,再經過真機的。達到標準后再進行相關機型訓練,想轉機型就進行轉機型訓練。如果是同型別的飛機,比如波音737下面分支有很多不同的機種,要進行差異訓練。 如果要從飛行員升機長的話,也是要一步一步來有升級訓練。 -本科實操的時候大概要掌握多少機型?- 有初中高三個級別,三種大類訓練階段機型包括很多的飛機機型,分別訓練完就回公司,根據不同公司的不同訓練要求。也可能是中級結束之后就直接去公司,接著去飛模擬機,模擬機就是專門針對公司安排的未來要運行的機型進行差異化訓練。 航空人文情懷-東航空難的時候,網上有飛行專業的同學說民航人的最后一課是:“如果遇到不可逆轉的空難,盡力減少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盡可能減少傷亡人數,然后坦然赴死。”對這種精神的傳遞,你的了解和看法。- 講課的時候,我們學校也是貫穿這種奉獻精神的,有一門課叫當代民航精神,這節課雖然說是水課,但是是要讓大家明白,民航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的,民航是跟著軍航走的,民航實際上是軍航的后方。雖然民航飛行員不能開戰斗機,但戰時會開運輸機給軍航運送物資。 再者民航飛行要保證每次都安全地回來。1949年民航創辦之初,周總理說:“保證安全第一,改善服務工作,爭取飛行正常。”這句話是軍訓的時候聽到的,我們的軍訓特別艱苦,是準軍事化管理,為了讓我們有類似軍人的意志和聽指揮的意識,這種意識不能有太多個人的利益思考。我們學習事故原因會拿真實事故去舉例,當時出現問題是在哪里有問題,民航人的心理、個人實際的操作等等。 ![]() -以前很少見有飛行員為題材的影視劇,但是今年兩部劇、一部紀錄片都是講民國時期的開戰斗機的飛行員,你對此有什么了解嗎?- 民國時期的飛行員確實是真正的飛行員,那時候都是出身非常好的青年才能去學習飛行,他們自身有為了國家上戰場的思想,和當時的侵略者在空中去拼,而且當時條件真的差,武漢保衛戰之前飛機已經沒剩幾架了,還是去拼到最后。現在更多的可能就是利益化的東西。 -你對于以后想要做飛行員,或者以后想要學這個專業的學弟學妹,有沒有什么話?- 首先就要有自己的思想覺悟,飛行員培養周期特別長,現在民航屬于一個飽和狀態,要做好準備去充實自己,未來的航空公司要的是更精尖的人才,而不僅僅是能開飛機的人。 其次要有自己真正的能力。沒有能力,空談也是枉然。 再就是一定要學好英語,尤其是要用口語表達的時候,民航是非常容易去國外交流學習的職業,因為很多都是靠西方引進,雖然現在也有國產的飛機出現,但說實話很多核心技術那邊還是沒有給到,甚至包括國外的空管程序。空中管理是非常程序化的、標準的東西,它關系到整個空域的效率,空運效率提高還能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我們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師夷長技,然后在自己的國家因地制宜,做好適合自己的發展運營模式,用更好的技術手段,更加優化的運營模式,更加便捷的服務途徑,將我國民航運輸這盤棋做大做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