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機型靜態展示 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在斗門啟動建設。 文、圖/陳治家 11月9日,第14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舉辦期間,2022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峰會在珠海斗門同期開幕。 本屆峰會以“智造珠海·智慧通航”為主題,以“靜態展示 主題演講 圓桌論壇 產業招商”的形式,成為一場航空盛宴、產業盛宴和視聽盛宴。 峰會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等我國通航產業的領軍者發表主題演講。 高端峰會凝聚高度共識。峰會倡議,我國通用航空產業正在迎來歷史性發展的風口,通航產業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產業拼圖,作為中國航展的舉辦地和中國航空對外展示的窗口,珠海有著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與會嘉賓的見證下,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正式啟動。峰會提出,未來,珠海市和斗門區應加快推動通用航空產業集聚發展,向著打造服務大灣區、輻射華南的一流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邁進,助力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向產業鏈中高端闊步前行。 院士專家齊打call 助力斗門打造通用航空文化傳播平臺 本屆峰會主題演講期間,中國工程院陳軍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等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的領軍者悉數登場,圍繞“地理信息系統應用”“UAM·城市空中交通——粵港澳通用航空創新發展新機遇”等主題開展演講,深入淺出地講解各領域最新發展現狀,指明了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和斗門區通航產業未來走向,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空間饗宴”。 隨后舉行的圓桌論壇上,斗門區副區長夏宇介紹了斗門區在發展通航產業方面如何發揮交通優勢、產業優勢,高遠洋主任、珠海航空城發展集團副總經理胡曉宇、北京恒贏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書波等專家學者圍繞“通用航空與地方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主題進行了觀點分享和思想碰撞。大家就企業如何借勢此次峰會助力珠海航空產業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斗門通航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及如何實現通航數字化智慧轉型等方面為斗門通航產業提思路、謀未來,共同助力斗門打造通用航空文化傳播平臺。 峰會期間,與會嘉賓詳細了解了通航發展史、斗門地方文化產業發展史、成果展等。通過各類特色展示活動,峰會成功構建了通用航空愛好者的“大玩場”,擴大了通航應用在普通民眾中的“知名度”。 在本屆峰會設置了通用航空機型靜態展示區,來自通用航空領域的10家企業匯聚珠海斗門,共展出美國西銳SR22、意大利泰克南P2006T、巴西羅賓遜R44”等多種機型。 依托蓮洲機場 斗門致力打造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 此次峰會的召開,宣布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正式落地建設。 上午9:50,隨著主持人“3、2、1”倒計時口號,珠海市副市長覃春、陳軍院士、斗門區委書記蘇虎、斗門區長韓云、航空城集團總經理施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等領導嘉賓共同為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啟動推桿。 近年來,斗門區依托珠海蓮洲機場在通用航空產業及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領域不斷探索,助力珠海市從通用航空大市邁向通用航空強市、從粵港澳大灣區機場體系到全面融入環珠江口“黃金內灣”建設。 蓮洲機場目前有著長900m、寬30m的跑道,場地開闊,地勢平坦,氣象條件穩定,飛行安全性高。今年7月份,斗門區出臺《“大交通”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方案》明確,將加快推進蓮洲機場二期擴建,建立粵港澳公務機基地,搭建灣區飛行服務網絡,積極打造為珠海第二機場,將重點發展旅游航線、公商務飛行、低成本支線航空等業務,將蓮洲機場打造成為粵港澳通用機場樞紐。建成后,斗門區將圍繞蓮洲機場樞紐,打造24平方公里的通用機場航空產業園,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在周邊集聚,延伸產業鏈條,支撐打造服務大灣區、輻射全國的通用航空產業集群。 接下來,斗門區將依托蓮洲機場等平臺,繼續在通用航空產業及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領域深入探索,助力珠海市從通用航空大市邁向通用航空強市,著力打造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 以通航產業峰會為媒 促進斗門地方經濟和航空產業融合發展 珠海斗門作為大灣區之門,擁有獨特的先天區位、產業支撐、資源稟賦等優勢,一直以來堅持以實體興區、經濟強區,以實體經濟謀劃民生福祉,始終緊扣“產業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為要”的工作總抓手,推動產業蓬勃發展,構建“大產業,大城市,大交通”,以嶄新姿態奮力建設“大斗門”。這其中,作為珠海連片最大的“5.0產業新空間”的富山工業城,是斗門區落實珠海市委“產業第一”的工作總抓手,是珠海市跨越升級、邁向“萬億工業強市”的重要載體。 2022年,斗門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現代產業協同發展,加快打造實體經濟發展主戰場。目前,斗門正謀劃建設產業新城重大平臺,著力構建以富山工業園、新青科技工業園、斗門智能制造經濟開發區、斗門生態農業園等為重點的四大園區發展格局,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農業等產業集群,為構建“大產業”格局奠定堅實基礎,加快建設富裕、美麗、幸福“大斗門”。 斗門區委書記蘇虎表示,斗門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產業第一”戰略部署,堅持制造業優先,高舉產業第一大旗、實體經濟大旗、高質量發展大旗,緊扣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農業“3 1”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富山工業園、新青科技工業園、斗門智能制造經濟開發區、斗門生態農業園四大產業園區,全面啟動500萬平方米以上產業新空間建設,夯實項目落地優質載體。年內建成全市連片規模最大、全省單一項目建設總量領先的5.0產業新空間,打造全市實體經濟發展主戰場。斗門區也將借助首屆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峰會,吸納更多企業入駐,加速打造斗門通航產業經濟新形態,探索打造斗門通航主題活動品牌,促進斗門地方經濟和航空產業的融合發展。 “斗門區將繼續做好筑基、強產、聚人。斗門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從產業第一的引擎轟鳴到‘大斗門’的藍圖鋪展,這里有看得見的發展、拼出來的特區速度,更有觸手可及的活力、憧憬無限的未來!”斗門區委書記蘇虎向世界發出邀請,希望有識之士共赴斗門通航產業發展之路,共享通航產業發展成果,共同為交通強國戰略貢獻力量。 專題 |